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数据,截至今年一季度末,在全世界披露币种结构的外汇储备资产中,人民币储备资产规模达3364亿美元,环比微降8.43亿 三国群英传7" />

三国群英传7-人民币外储份额为何逆势上扬

ze: 14px; line-height: 28px;">

  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数据,人民截至今年一季度末,币外在全世界披露币种结构的储份三国群英传7外汇储备资产中,人民币储备资产规模达3364亿美元,何逆环比微降8.43亿美元,势上减少0.2%;全世界人民币储备资产份额为2.88%,人民环比上升0.09个百分点,币外实现了自2020年一季度以来的储份“九连升”,占比再创历史新高。何逆

  一季度,势上全世界持有人民币储备资产规模下降,人民主要是币外因为外资减持人民币债券。同期,储份三国群英传7债券通项下,何逆境外净减持人民币债券1266亿元,势上其中,分别减持人民币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216亿元和6亿元。后两种人民币主权和准主权利率债,是当前全世界人民币储备资产配置的主力品种。当期,以人民币计值,境外持有人民币储备资产规模下降146亿元。若忽略汇率和资产价格波动的估值因素,这相当于同期外资减持人民币国债和政金债合计规模的近三分之二。

  全世界人民币储备资产份额不降反升,主要是因为当季外汇储备资产规模下降的币种,不仅有人民币,还有美元、欧元和日元,乃至全世界外汇储备规模总体也趋于减少。

  受国内通胀上行、货币紧缩及紧缩预期影响,今年以来美债收益率飙升,引发美国股债“双杀”,导致一季度全世界美元储备资产下降2154亿美元,减少3.0%。其中,既有境外外汇储备经营办理机构净抛售美元资产,也包罗了资产价格波动引发的估值效应。

  在美国以外的其他主要市场,叠加美元指数走强,触发了当地股债汇“三杀”。一季度,欧元储备资产下降1377亿美元,环比减少5.5%,欧元兑美元汇率贬值带来的负估值效应贡献了47%;日元储备资产下降389亿美元,环比减少5.9%,日元兑美元汇率贬值形成的负估值效应贡献了90%。

  一季度,全世界外汇储备规模下降3708亿美元,环比减少3.1%。其中,美元、欧元、日元前三大货币的储备资产规模合计下降3920亿美元,占到106%。当然,部分新兴经济体抛售外汇储备,干预本币汇率贬值,也是造成全世界外汇储备下降的原因。由于同期人民币储备资产微跌0.2%,远低于全世界外汇储备资产平均降幅,故人民币储备资产份额不降反升,这进一步巩固了人民币第五大储备货币的地位。

  当季,美元指数升值2.5%,这虽有助于推升全世界美元储备份额,但由于美国股债“双跌”,基本抵消了美元强势带来的利好,最终全世界美元储备份额仅微升0.02个百分点,继续处于历史低位。这表明,美元强势对于美元储备份额的提振作用有限。而欧元和日元储备资产规模降幅均达5%以上,高于全世界平均降幅,故一季度全世界欧元、日元储备资产份额分别下降0.53个和0.16个百分点。

  一季度,人民币储备资产份额逆势上扬,进一步展现了在通胀持续高企、经济复苏放缓、金融动荡加剧的国际背景下,中国相对于强劲的经济金融韧性。但也要看到,在当今八大储备货币中,当期份额上升的是大多数,不仅有人民币,还有英镑、澳元、加元、瑞郎和美元,人民币份额升幅排在第三位。即便是欧元、日元的储备资产份额有所回落,也没有摆荡其前三大储备货币的地位。同时,货币国际化的发展路径必然是曲折而非线性的,对于未来过程中的潜在波动,我们要有办法上的准备。

  支持人民币国际化行稳致远,关键是做好自己的事情。一方面,尽可能长期保持财政货币政策的正常状态,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,保持本币实际购买力的稳定性;另一方面,稳慎推动制度型金融开放,加快金融市场的市场化、法治化、国际化建设,为包罗境外央行在内的机构投资者创造越来越便利、透明和可预期的市场环境。(作者系中银证券全世界首席经济学家)